读书笔记,《东条英机全传》摘抄
作者: 杜查理    发表日期: 2024-12-08
读后感
全书对话形式为主的叙事方式,更像小说,不像传记。看完此书不难明白,日本成为军国主义对外充满侵略之心的原因在于日本军人中有太多东条英教、东条英机 之类野心勃勃、思维超前的人。
东条英教是东条英机的父亲,军人出身,典型的军国主义。东条英机受他父亲影响较大。
推荐指数 *
书中关于中国内战章节可以看看,摘抄如下。
狼子野心
在研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三羽鸟”和东条英机却是那样惊人的一致,他们认为:亚洲应该是日本人的亚洲,为了解救整个亚洲人民,日本有责任去引导他们,这就要求日本获得整个亚洲的支配权。 要想图谋整个亚洲,那么必须首先占有中国;要使中国臣服,那么就必须占有满蒙,所以能否取得满蒙,就是关系到目本的生死存亡问题。
取得中国之后,再实现大正天皇的宏图:即“日本最自然的发展结果,将是向东南五群岛扩张的一个海上强国。
对于现今武昌所发生的革命变乱;我们应该果取必要的措施。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以下这几种:
(一)武装干涉,以获得最大的战后利益。这一点我们政府也试图采用过。但由手与美国的矛屑日益突出,日英同盟关系也已松驰下来,所以此时要相机而动,不能冒然动手。
(二)分裂中国,策划“满蒙独立”,辛亥革命爆发后,我国外务大臣内田康哉在10月16日对驻华公使伊集陟彦吉发出训令,帝国政府鉴于清政府为了讨伐革命军,急切需要获得枪炮弹药,已决定让本邦商人对上述供应给于充分援助,并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
帝国政府之所以冒此重大危险,敢有此举,实为念及对清政府的特别好意,贵官应迅速采取适当的方法,使清政府及摄政王本人充分考虑上述意图,丟弃以往的误解,两国相互信赖,共同努力维持东亚大局。
东条英机获上层信认
“东条君是未来肩负日本陆军的领袖人物,他应当作为第一号选入我们的秘密集团中。”
“同意!”小烟敏四郎有些神经质地抢先回答说。
“嗯,我也同意!”冈村宁次也随声附和地说。但从他那不太自然的表情中,似乎流解出一种只能意会到的妒嫉心理。
东久还官亲王满意地点了点头。就这样,东条英机作为一号嫡系人选亲信集团之中。
英机此时正木然地走过来,永田举起右手握住英机的手,诚恳地说:“我们期盼你加入我们中来。”
蒋介石攘外安内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意见并末改变,他不顾东北同胞在那里洒血抗敌,却说了句“明言”:“吾人应以文明对野蛮,以合理态度显露无理暴行之罪行,以期公理之必伸。”
在这种精神之下,1931年10月,蒋介石的秘使许世英赴日谈判。许竟代表蒋介石的意见说:“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这赤裸裸的卖国言行,竟出自于国民政府的最高掌权者,其影响可想而知。国民政府“據外必先安内”的投降自杀政策,无疑使日本侵略者的器张气焰得以升级。
遇事坚持以退让为宜,军事冲突万万不可引发,求避免冲突,外交上要采取拖延时日之机动方针。”
蒋介石急手应付“剿共”,他不但要求张学良等人对日本人尽母克制、忍让、妥协,而且竟大言不惭地于7月23日发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
“我中华全体同胞在今天东匪、军网、叛徒与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我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刻不容缓的危险时刻,应该坚持卧薪 尝胆之艰苦精神,准备做安内攘外之奋斗,忍辱负重,以雪我的中华近百年来之耻辱。
攘外的前提必须是先安内,去掉自身的腐败成份方可阻止虫蛀,所以我们认为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我中华民族之元气,就无以御侮…”
好一个攘外必先安内!蔣介石大谈特谈对危局认识如何之清晰,然而他居然置民族安危手不顾,不惜牺牲民族利益维护一己之私利。
“无论日本军队在东北如何进行挑衅,我方不应子以抵抗,任务就是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激愤,滋生事端,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这是他电告张学良时所说的话。
“日本人果真要动手了,我们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还手,让他们打,这样在说理上他们是无言以对了,我们也好向国际联盟诉说。
”这是“九一八”之前一星期蔣当面嘱咐张学良所 说的话,张回到东北处理中村事件时按此意步步退让,蒋当时的理由是“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因而必须“严令东北军,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
清朝海军
大清国于1885年由德国购进战舰“定远”(7,314吨)、“镇远”(7,310屯)及巡洋舰“济远”(2,300吨)号。1886年北洋水师建成,初步形成了庞大的海军。
1891年,丁汝昌率队来横滨,大显威容。
日本积极充实军备,准备对清作战。陆军已大体上按计划整备完成,但海军整备则因财政和政治上的原因,末能按海军当局的理想实现。海军当局认为面对北洋舰队,日本在军备方面难操胜券。
东条英教遗言
英机已成泪人,认真地听着父亲所说的每一句话。
“我们民族就是不怕战争,通过战争反而可以锻炼我们民族的坚强意志,在战争中求得生存,这对于你又是一次去锻炼的机会,你要珍惜。你要记住我给你说的话,努力吧,大和民族需要你,天皇在期待着你,愿你不负于国人!”
“你们要记住,我们的民族是很崇高、很优越的民族,我们的天皇是民族的化身,我们要对其忠贞不渝,暂死相报。我们有无比英明的天皇,所以我们策略就会永远正确。
“日俄战后以来的十来年时间内,我们的外交重点是吞并朝鲜和在中国东北树立它的势力地位,在逐步完成对朝鲜的殖民统洽后,则是力图独霸满洲,进而及于蒙古并在整个中国谋求优势地位。
“可是这种政策受到美、俄两国的挑战。我们利用了高明的外交手腕,让俄国人拒绝了美国提出的诺克斯计划。日俄两国缔结第二次协约也是我们外交上的胜利,有关决议的内容值得你去研究。
《现在满清帝国已经爆发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交革命。面对中国这一突如其来的革命,各国都在徘徊,以观事态,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抢前表明态度,这样才能维护我们帝国的在华利益。
最为可幸的是,我们西园寺内政府己作出了《有关对清政策》的决定,其肯定了以往的对华政策,另外还有:
一是要求延长满洲租借地的租借期限,并就有关铁路的各项问题作出了决定,更进一步确立丁帝国在满洲的地位,以达到根本解决满洲问题。
二是鉴手日本与中国本部显然已占有优势地位的形势,今后要特别努力在中国本部扶植势力,并采取使他国承认我在该地的优势地位的手段,努力确立这种地位。”
“我们民族是最有生命力的民族。想当年西方列强多么强硬,我们照样把它们赶出去。 经过明治维新以后,我国莲勃发展,可是我们毕竟资源有限,要想强大、要想拓张、就必须把手伸向国外。
中国资源广博,地阔人多,如果中日联合,成立一个中日帝国,那么在世界上会成为一流的大国。 但这个中日帝国要以日本为中心,应首先在东亚拓展,在东亚形成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们将共享帝国的光菜。”
日本战争经济
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贸易几乎每年都是连续入超,但在一战间却突然转为出超。4年里出超总额达14亿日元,进出口总额在1918年(大正7年),竟达到了37亿元,增加了二倍多。
此外,日本国的商船也取代了欧美商船,在世界各地从事货物运输,出现了海运业的黄金时代。船舶数量的增加,新航线相继开辟,海运业暴发户不断涌现,海运业的繁荣情况空前。在工业方面,纺织、缫丝、纺织品等轻工业也有了惊人的发展。
可是随着战火的熄灭,在大战中不断膨胩起来的经济界,受到其反作用力的打击。由于大阪的增田票据贴现银行的关闭,引起了各地银行一系列的关闭和挤兑的风潮,造成了战后第一次金融危机。英机深感到,日本国的经济成在战争,败也在战争。
英国的策略
英国战后计划继续维持对欧洲的均势政策,利用德法矛盾,制止法国在欧洲建立霸权。它不同意过多地削弱德国,只要求剥奇德国全部殖民地及大部分军舰,它希望利用德国来反对苏联,同时,英国希望布大平洋地区能利用日本来同美国抗衡。
东京《每日新闻》宣称:“只有所有国家达到同一文明水准时,世界才会有和平,因此
我们不能容忍低文明的国家存在。同时在朝鲜疆界稳定之后,日本的魔爪便伸向满洲。日本在庚子八国联军时抗议俄国侵犯中国士地,但却在1905年与俄国订密约联手侵食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