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迦太基启示录》摘抄

作者: 森本哲郎    发表日期: 2024-12-15 

读后感

迦太基擅长贸易,喜欢赚钱,凡事利益至上,塑造了其喜欢投机的性格,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被罗马消灭。

注,本书作者是日本人。以后要多看日本历史和日本人解读世界的书。

推荐指数 ***

迦太基母国推罗衰落

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地中海世界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亚述王辛那赫里布上台后,一改以前要求腓尼基人“纳贡”的政策,用武力攻陷推罗。 后来新巴比伦王于公元前573年再次攻陷推罗,逼迫推罗签订了屈导的条约。推罗独立商业政权的地位就此终结,其国势逐渐衰落。

大约在同一时期,推罗在地中海西部建立的包括迦太基在内的殖民地陷入经济危机,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黎凡特地区与西班牙之间东西航线上的贸易的利益也因此被削弱。

另一方面,在爱琴海海域,希腊还渐走出 “黑暗时代”,诸多城邦逐渐形成;希腊还在地中海中部和东部进行大范围的“拓殖运动”,而它在意大利南部地区实施的“大希腊”移民政策,对迦太基在地中海的贸易地位形成了挑战。

罗马的兴起

相比较而言,迦太基与希腊有共同之处,即因各种原因导致农业不发达,于是依靠自身的地理优势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开展海上商贸活动,并通过商品流通与商品交换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因此,追逐商业范围和至高利益成为迦太基与希腊在地中海世界进行争权的核心内容,也成就了古代地中海世界的“奴隶制商业文明”。 罗马的兴起与发展,与迦太基和希腊的有很大区别:

虽然意大利至少四分之三的地方是丘陵,但仍有大片的平原,如北部有辽阔而富饶的波河平原,西部则有埃特鲁利亚、拉丁和坎帕尼亚平原,南部的山脉也趋于平缓、士质肥沃。

罗马务实 vs 迦太基喜欢投机

在这场争夺中,罗马的目标就是从根本上消灭迦太基,老加图在元老院中倡议的“迦太基必须毀灭!”的口号应该是罗马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对于擅长经商的迦太基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罗马文明的农业特征塑造了罗马人务实、上进的精神,罗马人尤其善于总结教训,学习先进经验。

如前所述,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伊始,罗马甚至都没有像样的海军,仓促建立的海军在公元前260年的战斗中惜败迦太基军队,但是罗马人会想尽办法弥补自己的不足。

据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记载,罗马人发明了一种名为“乌鸦钳”的装备,这种装备是一种长板制桥梁,作战时罗马人将它伸出并牢固地勾在敌方的船只上,如此这般将海战变成陆战,削弱迦太基的海战实力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罗马人陆战的优势。 反观以商业为主的迦太基人,利益至上的追求塑造了其喜欢投机的性格。

成农败商

当罗马军队带着乌鸦甜裝备再次发起进攻时,迦太基仍不把罗马军队放在眼里。迦太基轻战、傲战的心理,最终导致其在与罗马的交战中屡屡失败。 在对外征服的过程中,罗马每征服一地,都会施以有效的管理和统治。换言之,罗马从最初只有弹丸之地的罗马城

到公元前3世纪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它推行的虽然是共和体制,但是从罗马城邦向外拓展的那一刻开始,其内外有效的统治制度就不断地将它推向王国或者帝国的中心,而罗马稳定且不断完善的政权体制又成为它向外征服的有力保障。

反观迦太基,它虽有一些殖民城邦的支持,但城邦之间毕竟只是因利而结的松散体系。正如中国“因利而聚,利尽而散” 的古语所言,迦太基的殖民体系不仅不稳固,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某些城邦倒戈而成为迦太基衰落之路上的一剂毒药。

这也注定迦太基与罗马之间的战争,是一场商业城邦与农业区域王国之问的对快,“成农败商”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规律,迦太基最后被毀灭的结局只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已。昔日的希腊人、腓尼基人,这些地中海世界曾经光形夺目的弄潮儿,都和迦太基人的命运一样,或早或晚地融入地中海世界的统一体之中去了。

希腊文明 vs 迦太基文化沙漠

希腊文明依旧是后世之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迦太基则仅作为罗马的被征服者而捎带被提及。同为被罗马征服的城邦,其结局为何如此大径相庭?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希腊人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并未放弃对现实生活的享受和对未来人生的思考,于是其哲学、文学、历史教育、 宗教等在希腊世界大放异彩。 后来在外族征战的迫使下,希腊城邦纷纷陷落,但希腊文化深深地影响了罗马人,故而有“罗马人在军事上征服了希腊人,而希腊人在文化上征服了罗马人”的说法。

现在看来,希腊文化何止征服了罗马人,希腊人创造的文化成就已经通过历史的传播成为今天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反观迦太基人,他们一直奉行经济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发展商业看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目标,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希腊精神文化 vs 迦太基生意文化

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殿里刻着一向格言:“认识你自己。”希腊人谨守着这向格言到各地建立殖民城市,然后再回到希腊。这句格言促使他们经常自我反省,也使得他们在地中海中穿梭往来的时候,除了得到物质上的财富之外,也满载精神财富而归。

举个例子来说,希腊人在殖民城市爱奥尼亚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还非常注重精神文化的培育。我们只要举出诗人荷马、哲学家泰利斯和赫拉克利特等几位名人,就足以佐证这一点。

反观迦太基人,他们每天只知道做生意。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倾注在追求物质与财富上。 所以,迦太基人的经济基地根本没有孕育出精神财富。

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没想过要追求所谓的“闲暇”。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身为人类有何意义,什么才是人生的真谛,也没有反省过为什么要工作。他们终其一生只是纯粹的经济动物罢了。

仔细反观战后的日本,我们会发现日本似乎不知不觉地在模仿两千多年前活跃在地中海的希腊和迦太基的做法。

迦太基毁灭

公元前146年,战争结束后,五万迦太基人随哈斯德售巴向罗马军投降,但几乎全为老人、小孩和妇女。小西店阿不是將他们处死,就是让他们当奴隶,简直是史无前例修绝人赛的做法。

即使这样,罗马元老院仍然不放心。罗马元老院派了十位议员到迦太基,为了免去后顾之优,和小西庇阿商议今后如何处置阿非利加。十位议员命令小西庇阿 “不可使迦太基留下一草一木”,指示他必须完全破坏、完全歼灭迦太基。

他们用锄头挖开堆积在地面上的灰烬,然后在地上撒下盐巴,这是为了不让迦太基再次复活,不让农作物在此地生长而举行的诅咒仪式。 仪式结束后,元老院的议员宣布说:“不准任何人住在这块土地上………如果有人住在这里,他们必受沮咒。”又宣告说:“亲迦太基的都市,全都要被破坏无遗。”他们准备斩断所有的祸根。

从这些残忍的处置来看,罗马是多么惧怕迦太基的经济实力呀!另一方面,罗马对支授罗马、对罗马忠诚的城市,都慷慨地分给他们土地。

迦太基毁灭原因

迦太基一共存在了近七百年,在近七百年的时间里,迦太基并不是一直过着安定的生活。迦太基商业的扩张在各地引起了纷争,这些纷争最后发展成迦太基与罗马之间的对决。

纷争的原因,全都是经济上的利害冲突,可以说是追求财富造成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迦太基和罗马发生了三次战争,最后一次战争使迦太基从地球上消失。

决定迦太基命运的,可以说是它对财富贪得无厌的追求,但也不全是这个原因。擅长交易、商业能力出众的迦太基,只有一件事没做好,那就是它根本不想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一些东西,且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

三次布匿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迦太基和罗马作战根本没学到什么,迦太基的战术也许进步了,但它没有寻找出一条避免战争、继续繁荣的道路。 因为他们根本没想过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会引起他国什么反应,又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迦太基毁灭的启示

认识历史的最后目的在于如何解释过去。如果忘记或放弃这个观点,历史只会变成一些陈列在一起的事实罢了,我们也无法从历史中学习到任何东西。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经验的累积,能从这些经验中学习到东西,并善用这些经验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我们必须对两千多年前灭亡的经济大国迦太基的命运进行重新反思,它的命运不只是过去的史实而已,还是一种教训。 我们从迦太基的灰烬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前面说过,迦太基城燃烧了十几天,所有的东西都烧成了灰观,灰烬深达一米。迦太基一味地专心做买卖、存钱,最后成为经济大国,但也因此遭到罗马的嫉恨,最后国灭城毀。

上一篇: 中国性格 下一篇: 韦伯人类


评论



来个昵称?



   主页   关于本站   免责声明   联系站主   投资记录   公众号